徐迎庆,清华大学教授、长江学者
报告题目:《人机物的自然融合》
摘要: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以及物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人机物的自然融合成为智能设计、人机混合和自然交互的必然趋势。其中涉及到实体交互、人场交互、人类情感理解与计算、多感知融合与交互等多项技术。在这个报告中,我将结合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介绍相关领域的发展及其未来展望。
曹翔,小小牛创意科技创始人 ,北京市"海聚工程"特聘专家。
报告题目:《科技,为创造而生 Creating Technologies for Creating》
摘要: 以动画、音乐、3D建模、故事等场景为例,介绍如何结合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图形学、机器学习等技术创造新的自然人机交互,打破创造的门槛,帮助每个儿童和成人表达自己的创意。
胡斌,兰州大学信工学院院长,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报告题目:《心理生理计算》
摘要:心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心理行为与生理反应之间关联性的重要心理学基础学科,通过将情绪活动等心理变化作为自变量,将人体各项生理反应作为因变量,提高心理学研究的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并进一步实现从生理数据来揭示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最终推断出人的心理状态或精神状态。然而,心理活动和生理反应之间的对应关系往往都是复杂的一对多、多对一或多对多关系,很难直接获得理想化的一对一关系。同时,生理测量数据越来越具有"大数据"特点,使得传统的依赖于先验知识的分析方法已无法适用。因此,在生理"大数据"时代,如何从多个角度研究心理和生理间复杂的对应关系,从中找出具有可靠性、复现性、普遍性的一对一关系,就成为心理生理学研究所面临的一大难题。为此,提出了"心理生理计算"这一新的研究概念,从工程学角度入手,通过将信息获取、计算及分析的思想与方法应用到心理生理学研究当中,分析复杂的心理生理映射关系,实现对不同心理状态更为客观、及时和准确的解释,量化评估以及推理计算,为进一步实现心理生理推理在心理及精神障碍疾病诊断方面的临床应用,解决日趋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一种工程化的方法。
田丰,中科院软件所 研究员,国家优青。
报告题目:《云端融合的自然交互设备和工具》
摘要:自然人机交互作为影响人类生活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颠覆性信息技术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其中面临着交互场景复杂性,交互通道多样性,交互信息海量性等一些共性挑战。如何在医疗、教育等大范围、复杂场景中捕获多样化目标的自然行为和生理状态?如何融合用户的手势、体态、触控、语音、表情、眼动、生理等非精确交互信息并一致呈现?如何利用海量交互信息实现用户意图的准确理解?这些难题的破解都有赖于自然人机交互中共性关键技术的突破。本报告将从自然人机交互出发,所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云端融合的自然交互设备和工具"中的相关思路和取得的进展。
李远清,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国家杰青。
报告题目:《多模态脑机交互及其临床应用》
摘要:提高目标检测性能和实现多维控制是脑机接口研究的两大基本问题。我们首先介绍多种多模态脑机交互,包括基于SSVEP和P300的脑机接口,视听觉脑机接口,基于P300和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这些脑机接口或者可以提高目标检测性能,或者可以实现多维控制。然后我们介绍这些脑机接口两个方面的临床应用:(1)意识障碍患者(如植物人等)的意识检测是一个难点问题,主要原因是这些病人缺乏行为能力,认知水平低下。我们开发了多种脑机接口,用于意识障碍患者(如植物人等)的意识检测,数字认知检测、临床辅助诊断,取得了良好效果。(2)面向严重的颈椎损伤的高位截瘫病人,我们开发了环境控制系统。该系统集成轮椅、家电和护理床于一体,实现了脑控,有效提高了这些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
张柳新,联想集团高级经理。
报告题目:《智能互联网时代下的人机交互》
摘要:到2020年,我们的网速将比现在快1000倍,智能设备从电脑、手机等有限的种类变得无处不在,它们互相连接,将自身源源不断获取到的数据通过网络汇聚到云端,而具备自我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通过不断读取、分析这些数据让每一台设备终端能够从云端汲取智慧,变得更加聪明,更能理解人们的需求。它们能用自然语言与人们交流。我们家里的电器、办公室设备、出行的汽车,都不再是被动听从指令进行运算的机器,而会贴心地替你着想,主动为你服务。甚至人们居住的房屋,生活的城市也会越来越智能,越来越能动。比如窗子会根据室外的气候、市内的温度、采光等进行自我调节,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统可能会连接汽车的导航驾驶系统,从而大大减少拥堵……我们将步入一个真正由万物互联和智能数字化构成的全新时代,我们把这个时代叫做智能互联网时代。然而,就像PC互联网时代下如何降低用户对WIMP的学习成本所带来的挑战、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如何提升Touch的输入效率所带来的挑战,在智能互联网时代下,面对我们构想的美好生活愿景,在应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它的过程中,无疑也会给人机交互研究带来新的挑战。本报告将从F.A.I(Form Factor, Application,Interaction)模型出发,和大家共同探讨智能互联网时代下设备形态的演变趋势以及相应给人机交互技术研究所带来的新的挑战,分析引起这些挑战的根本原因,提出相关应对方案,希望这些初步的思考能对人机交互领域的技术和应用研究人员未来的工作有所启发。
戴若犂,北京诺亦腾科技 CTO,联合创始人。
报告题目:《商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应用语境下的人机交互探索》
摘要: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近年来得到科研领域和工业应用领域的关注,给行业带来了新的机会与挑战。视域的极度扩大,显示实时性的极度提升,双目视觉带来的深度感知,都给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应用语境下的人机交互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更高的要求。戴若犂博士在传感器科学,计算机视觉,商用虚拟现实技术领域有超过十年的研究和应用经验,并通过大量的交互设计实际应用项目对用户的交互感知,交互体验,有了大量的实际积累。在此报告中,戴博士会理论联系实际,在这个科研领域进行系统化的梳理与阐述。
陈为,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国家优青。
报告题目:《大数据时代的交互可视化挑战与机遇》
摘要:理解和利用数据是信息技术发展的迫切需求,数据的交互可视化为人类洞察数据的内涵、理解数据蕴藏的规律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和高效的人机界面,是和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方法的有效补充,在一些重要场合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次报告将介绍数据可视化的基本概念以及新媒体时代下的可视分析的内涵,阐述可视化学术界的近期关注重点,并展示面向大规模数值计算模拟、智慧地球、商业智能、数据新闻等应用的可视分析案例,如:空气污染传感器数据可视分析、出租车轨迹数据可视查询、多变量统计数据分布的定量可视分析、城市多维信息可视分析、国家气象局三维大气可视分析原型平台、NBA比赛新闻可视化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