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5日星期一

首个72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问世,谷歌出品

安妮 编译整理量子位 出品 | 公众号 QbitAI

比春天这气温升得还快的,是量子计算的热度。

无论是2012年开始入局的微软,还是才研发出50量子比特原型机没多久的IBM,亦或是放言"2017年底实现量子霸权"的谷歌,量子计算机于科技巨头来讲,是一条彰显实力的单独赛道。

这不,谷歌又放出大消息了。

昨天,在洛杉矶召开的美国物理学会会议上,谷歌推出了拥有72量子比特的新量子处理器Bristlecone。

这是一种基于门的超导系统,可用于研究量子比特技术的系统错误率和可扩展性,也为量子模拟、优化和机器学习方面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实验平台。

量子计算双限制

错误率是所有量子计算机都要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受自身特性的限制,量子计算机通常需要在极低的温度下运行,讲道理是不受环境影响的。但由于目前的技术中量子比特仍然高度不稳定,因此任何噪声都可能导致错误。

正因如此,现代量子处理器中的量子比特不能算是真正的量子比特,可能称为许多位的组合更准确。

还有一个限制因素是,大多数系统只能在100微秒内维持自身状态。

技术创新

这一次,谷歌沿用了之前9量子比特线性阵列技术的物理机制,这在当时就达到了读数错误率为1%,单量子比特门错误率为0.1%,双量子比特门的错误率是0.6%的好成绩。Bristlecone用同样的方案进行了耦合、控制和输出。

重要的是,每个Bristlecone处理器有72量子比特。

业界普遍认为,要实现量子霸权需要49量子比特,但谷歌认为说量子计算机不仅与量子比特相关。

"像Bristlecone这样的设备,如果要在低系统错误的情况下运行,需要软件、控制电子设备到处理器本身的整套技术之间的协调,"谷歌在博客中写到,"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在多次迭代中小心进行系统工程操作。"

One more thing

关于谷歌、微软和IBM的这场量子计算竞赛的排行榜还在实时更新中,现在下定论哪家最强还为时尚早。

不过,有个题外话挺有意思。今年1月底,《金融时报》曾发文报道称在接下来的几周,谷歌和微软将分别宣布量子计算的里程碑式重大突破。

不知道微软准备的怎么样了。

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专栏:量子位 - 知乎专栏

诚挚招聘

量子位正在招募编辑/记者,工作地点在北京中关村。期待有才气、有热情的同学加入我们!相关细节,请在量子位公众号(QbitAI)对话界面,回复"招聘"两个字。

量子位 QbitAI · 头条号签约作者

վ'ᴗ' ի 追踪AI技术和产品新动态



via 量子位 - 知乎专栏 http://ift.tt/2I4oKlU
RSS Feed

RSS5

IFTTT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LangChain 彻底重写:从开源副业到独角兽,一次“核心迁移”干到 12.5 亿估值 -InfoQ 每周精要No.899期

「每周精要」 NO. 899 2025/10/25 头条 HEADLINE LangChain 彻底重写:从开源副业到独角兽,一次"核心迁移"干到 12.5 亿估值 精选 SELECTED 1000 行代码手搓 OpenAI gpt-oss 推理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