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编辑部
2015 年 11 月加入百度的林元庆,成为那年至今告别百度研究院的第 4 位院长级成员。
离开之前,并非没有迹象。招揽林元庆入职百度的吴恩达离开之后的 8 月,百度再次调整架构,百度副总裁、AIG 总负责人王海峰出任百度研究院院长,对于原百度研究院院长林元庆的描述为「另有任用」。此外,在今年 3 月王海峰还有一次职位变动——升任 AI 技术平台体系(AIG)总负责人,同时成为 E-Staff(百度最高决策层)成员,并转向百度集团总裁和首席运营官陆奇汇报。
同时,百度强化 AI 应用技术的研发,选择对 AI 相关技术进行深度整合组成百度 AI 技术平台体系 ( AIG ),并在此体系下成立针对不同场景的独立部门——智慧机场业务部、智能客服与金牌销售业务部。而根据公开说法,作为百度 AI 研究核心部门的百度研究院,更加聚焦在前瞻基础研究,致力于 AI 基础技术的长期创新突破,并与各 AI 技术部门形成互补协同。
这些信息被外界解读为百度内部工程派开始占据上风,林元庆则归为技术派系。由此,林元庆会离职的揣测不胫而走。实际上,在包括王劲、韩旭等一众曾经参与百度无人驾驶项目的老兵纷纷离去时,有不少人都在预言林元庆会是下一个要走的人。
如今,这个传了 1 个多月的「谣言」最终还是被确认了。离开百度后,林元庆总结了自己这两年在百度的工作——「有明确的方向,也有很多进步」。
从此前我们对林元庆的采访及其各种公开场合的讲话,不难看出,林元庆对人工智能事业的热忱。比如,他在吴恩达宣布创业后推出系列主题为「The Heros in Deep Learning」的采访视频中说:「人工智能技术因为有这样的正向循环,就很容易想象在某个点上一定会出现技术的飞速增长。如果我们商业模式没办法形成这样的正向循环,我们可能就不会沿那个方向走下去,这也是公司在挑选做哪些方向时的重要逻辑。」
根据《量子位》的报道,林元庆在 10 月前已经离职,随即启动了自己的人工智能创业计划。他在和吴恩达的对话中提及,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读博前,他决定从电子工程转换到机器学习专业,从零开始研究深度学习的五年,被他形容为一段「相当带劲」的经历。或许,创业也会成为他另一次带劲的转变。
在百度任职的这两年
百度之前,林元庆曾是 NEC(日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美国智能图像研究院的负责人,主攻基于移动云的大规模细粒度图像识别、自动驾驶的 3D 视觉感知两大方向。
那几年,他的成果斐然。2010 年,林元庆带领 NEC-UIUC 团队在第一届的 ImageNet 大规模视觉识别挑战赛上获得第一名,2014 年,团队的无人车视觉技术在 KITTI 自动驾驶 benchmark 上的物体检测、物体跟踪及单眼视觉里程计共三个方向上都取得第一名的评比结果。
转投百度,林元庆负责 IDL(深度学习研究院),同年 12 月,百度自动驾驶汽车进行首次路测,这里面所用到的技术与 IDL 的研究有了一次深度对接。
「百度无人驾驶汽车的核心技术是百度汽车大脑,它可为汽车提供自动驾驶整体解决方案。」林元庆当时对媒体表达了自己对百度这项业务的认同与信心,「百度在探索自动驾驶商用化方面起步虽晚,但拥有计算机视觉、高精度地图与定位、多传感器融合、智能决策规划等技术积累。」
当天,百度就宣布成立了自动驾驶事业部,王劲担任事业部总经理,百度高级总监李震宇任副总经理,百度深度学习实验室主任林元庆兼任副总经理。
2016 年 3 月,吴恩达与林元庆在 Wired 联合发表文章,表达了对自动驾驶技术早日落地的期待:「从社会道义出发,百度迫切需要将无人驾驶车推向社会。早一天实现该计划,就可以挽救 3000 条生命,避免 3000 个家庭悲剧。」
在自动驾驶汽车的感知层面,林元庆坚持的方向是激光雷达(LiDAR)、雷达、摄像头等多模态融合。但由于与团队成员产生分歧,他最终决定,先补激光雷达的短板,之后再整体走向多模态融合。
而在自动驾驶事业部基本成型之后,林元庆不再兼顾两边,「回 IDL 专注于 Full Stack 的 AI 研发」。
在 2016 年 10 月举行的 IROS 大会上,林元庆介绍,百度 IDL 在做大约十个方向的研究,包括 PaddlePaddle 深度学习开源框架、图片搜索、底层图像识别技术、人脸识别、OCR(光学字符识别)、视频分析、learning robot、有细密纹理的图片识别、AR 以及医疗影像识别。
但重点研究,却会落在图形图像方向,同时涉及视频识别和医疗影响识别等领域。而这些技术领域与林元庆之前主攻的大规模细粒度图像识别大多是相通的。
就在今年 2 月,《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布了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榜单,百度以人脸识别技术获得提名。这也是林元庆领导 IDL 的阶段性成果。
同一时间,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由百度牵头筹建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该实验室将由林元庆、IDL 杰出科学家徐伟、清华大学张钹院士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未院士共同组建。
但就在 1 个月后,百度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吴恩达宣布离职。他在公开信中提到林元庆将接任百度研究院院长,并评价其为「一位优秀的技术和商业领导人,正在创造好的人工智能技术,并取得良好的商业成果。」
现在,一如大多数离开研究院的前同事们,林元庆也已经转换到创业的轨道上。根据《量子位》对林元庆的采访,他将聚焦于 AI 与传统产业的链接。
出走百度研究院
这两年来,那些已经离开,并与林元庆有过诸多交集的科学家与百度高管们,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创建新事业。
吴恩达离开百度,成立 Deeplearning.ai,致力于培育人工智能高等人才,将百度科学家离职创业推向高潮。据消息,吴恩达一共在筹备三个项目。在 Deeplearning.ai 公布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官网信息显示,吴恩达在今年 8 月 14 日注册了风险投资基金 AI Fund, L.P.。该风投基金规模达 1.5 亿美元,将专注投资人工智能。
而从林元庆加入那年起,相继出走的百度人逐渐形成了技术底色浓厚的创业派系,尽管我们鲜见他们相互之间的联系,但仍被归纳为百度创业帮。从 2015 年起,他们间接参与并推动了中国人工智能创业热潮。
2015 年
2015 年 7 月,余凯宣布离职,成立了地平线机器人,选择切入的是作为机器人和智能硬件大脑的芯片技术,要做「嵌入式人工智能」。围绕算法和处理,向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能驾驶等多个领域布局,据称已经先后与美的、科沃斯、Intel 和博世取得合作。
就在六天前,地平线机器人宣布获得来自英特尔投资的注资,预期于年底前完成总额近亿美元的 A+ 轮融资。
2015 年 7 月,异构计算专家、IDL「杰出科学家」吴韧离开百度,在硅谷的 Santa Clara 创办自己的 AI 芯片公司——NovuMind(异构智能),主要为智能为汽车、安防、医疗、金融等领域提供 ASIC 芯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并提供训练模型的全栈式 AI 解决方案。
2015 年,前 IDL 科学家杨琼成立医拍智能,出任医拍智能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公司主要运用计算机视觉进行医疗单据拍照识别,在 2016 年 7 月完成 3000 万 A 轮融资。
2016 年
2016 年,深鉴科技成立,合伙人兼 CTO 单羿,是前百度 IDL 异构计算方向创始成员。两天前,人工智能芯片公司深鉴科技宣布完成 A+ 轮融资,由蚂蚁金服与三星风投领投。
2016 年 8 月,百度少帅、IDL 人机交互负责人顾嘉唯离职,他作为 2014 年百度推出的「少帅计划」成员,加入百度 IDL 并负责人机交互,参与的项目包括百度大脑、BaiduEye 、盲人助理小明 DuLight、百度自行车 Dubike、百度自动驾驶百智、脸优等。离开百度后的顾嘉唯加入物灵科技,作为联合创始人负责公司的产品和研发。物灵科技是一家人工智能、机器人公司,主打产品包括家庭社交机器人 Jibo、儿童护眼电脑 Orby 等,是东方网力旗下公司。
2016 年,曾供职百度 IDL、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的杨文利离开百度,成立 leadgentech.ai,加入无人车创业浪潮。
2017 年
余凯离职后,百度的无人车项目交到倪凯手里。今年 8 月 28 日,他的最新项目 HoloMatic 公布,创业方向是 L3.5 级的自动驾驶技术方案。
今年 3 月底,曾经辅助李彦宏创办深度学习研究院的高级副总裁王劲离职创业,方向是自动驾驶。3 月 29 日,景驰科技在美国注册。6 月,景驰科技拿到拿到加州路测牌照,成为第 34 家拿到加州路测资格的公司,也是这个名单上的第 9 家中国背景的自动驾驶公司。6 月 24 日,景驰完成首次开放道路的无人驾驶测试。
2017 年 6 月,前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专家张哲发布了国内首个智能驾驶助手应用 Driva。在堵车或者等红灯时,Driva 和手机摄像头配合,能够准确定位到前车或者红灯。它会保持观测信号,并且在你能前进 (绿灯亮起或者前车开走) 时发出通知。张哲的最终目的,是希望进行大数据分析和统计。
不得不说近年来,自动驾驶领域的百度系尤为引人注目。除了百度研究院系创业者,2016 年 12 月,在百度入职半年的楼天城和百度 T11 级别工程师、百度无人车首席架构师彭军(James Peng)双双离职,联手成立了自动驾驶公司 Pony.ai。今年 4 月,百度硅谷研究中心无人车团队的佟显乔等三位工程师离职,携手成立自动驾驶公司 Roadstar.ai 星行科技。
回望百度研究院
从这些出走的创业者来看,某种程度上,百度研究院也成为国内人工智能领域另一所「黄埔军校」。但随着一批重要力量的离开,研究院体系会是怎样的局面?
我们先从百度研究院当前的架构来看,2017 年 1 月增强现实实验室(AR Labs)成立后,百度研究院旗下共有 4 大实验室:北京深度学习实验室(原深度学习研究院,简称 IDL)、大数据实验室(简称 BDL)、硅谷 AI 实验室与 AR 实验室。 其中,IDL 与 BDL 分别在中美两地设立了办公地点。也就是说,百度美国研究中心由 IDL 美国、BDL 美国与硅谷 AI 实验室共同组成。
而创建于 2013 年的 IDL,是成立时间最久、受关注度最高的部门。在此之前,担任过研究院院长的余凯与吴恩达博士都曾领导和对接过这个部门。林元庆在今年 3 月吴恩达离开未兼任百度研究院院长之前,一直担任 IDL 的主任。
直到现在,IDL 的官网上依然将林元庆挂在了网站最醒目的位置,其 Title「现任百度深度学习实验室高级总监」还未更新。 那么,林元庆离职后,除了兼任院长的王海峰(注意,2013 年上旬王海峰作为执行负责人协助创建了 IDL)之外,在百度研究院体系中地位颇高的 IDL 究竟还有哪些人?
我们在 IDL 官网发现,除了林元庆,被评为「实验室杰出科学家」的徐伟也被放在显眼位置。他目前主要负责深度学习平台开发以及算法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徐伟在 2013 年 4 月加入百度,是百度深度学习平台和 IDL 重要创始人之一。
从官网给出的信息来看,目前 IDL 团队共有 80 多人,而研发工程师、产品经理、人机交互设计师等职位仍然在招聘中。
IDL 官网显示资料
让人疑惑的是,百度研究院中的另一个实验室——BDL 的官网信息则全部显示为英文。但根据机器之能收集的资料显示,尽管 BDL 在北京、深圳和硅谷三地分别设立了办公地点,但其工作重心还是被放在了硅谷。而曾经在 2016 年底离开百度研究院的副院长张潼,也曾在 2015 年兼任过大数据实验室的负责人。
根据 LinkedIn 的信息显示,目前担任百度大数据实验室高级总监(负责人)的是范伟,他在 2016 年 9 月由副主任升任为大数据实验室负责人。
不过,自 2014 年吴恩达入职后才设立的硅谷人工智能实验室(Silicon Valley AI Lab,简称 SVAIL),在其负责人 Adam Coates 于今年 9 月离职后,百度一直没有公布由谁来接任这一职位。
而在百度美国研究中心的官网上,Adam Coates 的职位信息也还未更新,如果不是网站更新有延迟,截止目前,SVAIL 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在百度美国研发中心的官网上,关于 BDL 与 SVAIL 两大实验室的资料更新时间仍然停留在 2015 年,甚至现任腾讯 AI 实验室负责人的张僮仍然被标注为百度 BDL 负责人。
另外我们也发现,在 2014 年 5 月吴恩达入职百度后,包括 Carl Case、Bryan Catanzaro、Ryan Prenger、Shubho Sengupta 等顶级人工智能科学家与架构师,都在 2014 年中下旬加入百度美国研发中心,但是却几乎都在 2017 年离开了百度,陆续进入英伟达、Facebook 等公司的 AI 研究部门。
相反,美国研发中心网站的科技博客,百度阿波罗计划相关的新闻,以及美研在 Twitter 等社交平台的宣传更新地非常及时。而且根据宣传内容的偏重,能部分判断出,该中心的研究方向逐渐向无人驾驶等项目倾斜。目前,百度美研隶属于张亚勤的管理范畴,正在紧锣密鼓地招聘研发人员。
而在今年 1 月由吴恩达一手创建的 AR 实验室,除了在年初举办过一两场活动外,55 人(官方数字)组成的研究团队一直到现在都未有任何实质消息。在陆奇上任、吴恩达离开,百度完全「All in AI」之后,这个 AR 实验室似乎已经名存实亡。
]]> 原文: http://ift.tt/2zFtedQ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