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5日星期六

说好的AI芯片迟迟不能推出,Nervana在英特尔过着怎样的日子?

英特尔斥资 4 亿美元收购人工智能软硬件初创公司 Nervana 之后不久,Nervana CEO Naveen Rao 就与新同事发生了「冲突」。

Rao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英特尔数据中心小组的高管们不愿意售卖 Nervana 面向服务器的专用人工智能芯片。相反,他们认为英特尔应该继续售卖传统的 Xeon 芯片,原因在于 Xeon 系列专为数据中心的大型机器提供动力支持。

「针对芯片的发展方向,英特尔内部有很多分歧」,Rao 在接受 The Information 采访时说。不过,最终他赢得了这场战争。

不久之后,Naveen Rao 获得了晋升,负责运营一个新的人工智能产品小组,直接向英特尔 CEO Brian Krzanich 汇报,英特尔现在正敞怀拥抱专用人工智能芯片。

早期的冲突暗示着英特尔在努力适应人工智能技术时所面临的文化挑战。

诸如深度学习之类广受欢迎的应用,要求比个人计算机时代更专用的硬件设施。在 PC 时代,英特尔成长为技术领域雄踞一方的霸主,然而现在则需要这样的老牌公司重新考虑自己的运营方式。

Rao 在采访中表示,英特尔「必须转变」。引领英特尔走向繁荣的个人计算机时代,「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世界。但是如今时代在向前迈进,技术的应用也发生了改变。物联网(IoT)、自动驾驶汽车才是今天我们在数据中心所做要面对的事情。」

Rao 表示,英特尔要做的不仅仅是制造芯片。相反,它必须为搭建人工智能应用的开发者们提供软件工具。Rao 正在开发一款名为 nGraph 的编译器,为基于英特尔所售硬件开发的人工智能应用提供无缝接口。

人工智能的浪潮对英特尔来说至关重要——英特尔已经错失向移动设备转变的良机,在多样性方面的努力也陷入了困境,比如收购 McAfee 想要进军网络安全,却最终以不幸收局。

英特尔最近一直致力于将自己重塑为一家「数据公司」,这意味着在数据中心设备芯片的销售上加倍下注。

虽然英特尔占据超过 90% 的数据中心芯片市场,但地位仍非不可撼动。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改变数据中心上运行的应用。而且,在人工智能领域,英伟达才是龙头老大,相比英特尔的芯片,它的 GPU 在运行深度学习应用时速度更快。

此外,英特尔还带着大量财力进入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新市场:2015 年,英特尔以 167 亿美元收购了 Altera,其 FPGA 芯片能够用来处理人工智能应用。英特尔计划将这种芯片销售给微软等公司作为支持其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

另外,2017 年,英特尔以 153 亿美元收购 Mobileye 公司,进入汽车市场,Mobileye 拥有先进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及芯片方案。

尽管 Naveen Rao 名义上负责运营人工智能小组,但他并没有完成对人工智能策略的全权掌控。

像 Altera 和 Mobileye 这样的团队并不属于人工智能小组。而且几个月之前,英特尔高层管理团队又进行了一次洗牌,Rao 的团队重新归属于数据中心小组,受 Navin Shenoy 领导,不再直接向 Krzanich 报告。

认真对待人工智能

尽管如此,英特尔业务的组织架构已经比过去好了很多。直到 2016 年收购 Nervana 之前,英特尔人工智能业务还很分散,公司几乎每个业务部门都有自己独特的人工智能项目。

比如,近期关停的 New Devices 小组之前就曾推出一系列人工智能项目。

其中包括 2015 年 10 月收购 Saffron Technology,这是一家向银行和行业巨头售卖企业级软件的人工智能公司;以及 2013 年收购 Intelligent Dialog Systems,该公司主要设计能够搭载在 Oakley 智能眼镜之类的可穿戴设备上的语音助理软件。

去年,New Devices 被取消,Saffron 小组划归 New Technologies 团队,不再属于人工智能团队旗下。 

Rao 说道,「我认为英特尔之前很重视人工智能,但是现在可能没有那么认真了,当时英特尔运营着大量的人工智能项目。这些项目需要彼此的协调配合,Brain 当时很清楚这一点。」

Rao 有能力帮助英特尔人工智能方面取得进步,因为 Nervana 在如何让深度学习软件运转更快方面是个行家,其深度学习程序在英伟达 GPU 上的运行速度比其他任何公司都快。

软件一直是英特尔的一个痛点,在收购 Nervana 这件事情上,英特尔和英伟达还曾展开过一番较量。

软件之外,Nervana 还在开发一种加速深度学习模型的人工智能芯片。因为与英特尔传统 CPU 芯片不同,这些「加速」芯片最初受到了来自数据中心小组管理层的阻力。但数据中心负责人 Diane Bryant 下台之后不久,英特尔就对加速芯片敞开了怀抱。

对此,从英特尔离职前往 Google Cloud 的 Diane Bryant 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我认为英特尔整体战略的重大转变就是我们全身心接受加速芯片,」 Rao 说, 「这是近两年来最大的转变。」

Rao 认为,设计更广泛的芯片,英特尔能够更好地进入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各种市场。 「外面多种多样的服务不是仅靠一种芯片就能满足的。」他说道, 「如果你尝试在手机上运行数据中心架构的芯片话,它肯定无法正常工作。 这是一个非常不同的架构。」

保护初创公司文化

作为一个拥有布朗大学博士学位的神经科学家,Rao 曾在高通的研究部门工作,研究构建神经形态处理器芯片的可能性,这种芯片试图复制大脑的生物学特征。「比你聪明的人还比你有趣」—— Rao 还在业余时间参加法拉利比赛。

加入英特尔时,他尽最大努力保护 Nervana 的创业氛围,避免受到大公司官僚主义的影响而陷入困境。

最初,英特尔允许 Nervana 继续在原来的圣地亚哥办公室办公,办公室提供免费食品,还有自平衡滑板 Onewheel  供人娱乐。不过 Nervana 团队最近要搬到英特尔的圣地亚哥园区,因为最初的办公室已经爆满了。

Rao 表示,「团队文化必须要改变。搭建一个市场内已经存在很长时间的产品,并追寻一个成熟的市场,与追寻一个大部分事物还没有被定义的新型市场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和工作文化。」

「你必须要尝试新的事物,尽管风险很高,但是这种冒险会为你提供一种不同的心态。人工智能小组运行的方式与其他组不同。我们正在承担这种风险。」Rao说。

知情人士透露,在人工智能小组成立的几个月内,团队规模扩大了两倍,达到将近 200 名员工,世界各地英特尔公司从事深度学习项目的其他部门的员工都来到了人工智能小组。

人工智能小组的发展也因此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现在 Movidius 也在该组旗下。在收购 Nervana 之后的一个月,英特尔接着收购了这家低功耗计算机视觉芯片制造商,具体收购金额未被披露。

Rao 表示,随着英特尔对建立在所售芯片基础上的软件愈发重视,公司正在认真考虑建立硬件以外的新的商业模式。

他说道,「我们的基本业务是销售硬件,这是我们赚钱的方式,同时,我们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软件当中,也许我们会做收入分成,或者与垂直产业进行合作,比如 Mobileye 在汽车领域所做的事情。」

「我们可以考虑很多不同的事情,有趣的是,我们现在有很多机会去思考需要专心投入的新业务。」Rao 说。

在 Nervana 被收购以前,它推出了人工智能开发者云服务,售卖基于英伟达 GPU 运行的软件。谷歌、亚马逊、微软等大型云供应商都在向客户销售其服务,这就是「人工智能即服务」的模式。

「现在我想尝试什么,我就做什么。如果你细心思考的话,你会发现仅仅销售芯片就存在很大的机会。」他说道,「我们可以这样做,并且赚很多钱。这不是说我们需要对商业模式做出什么大的变动。如果有增加收益的机会,我们会尝试看看。」

混乱的实验

但是,并非所有的事情都能按照 Nervana 的计划进行。Nervana 的人工智能芯片——神经网络处理器一直进展缓慢。

2016 年收购 Nervana 后不久,英特尔就表示将于 2017 年上半年推出首款芯片。

去年十月,英特尔表示初代芯片已经发布给早期的合作伙伴,Facebook 正在协助英特尔开发芯片。

从那时起再没有相关细节发布。4 月中旬,英特尔举办了第一届人工智能开发者大会,会上英特尔表示,芯片可能会即将推出。

在所有人都在等着英特尔推出人工智能芯片的同时,这一领域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英伟达的处理器更偏重于人工智能领域。英特尔的一些潜在大客户,谷歌、Facebook 和亚马逊等,也在设计自己的人工智能芯片。

此外,已经有一些早期的 Nervana 员工投奔了 Cerebras Systems(这家初创公司斥资超 1 亿美元建造与 Nervana 竞争的人工智能硬件。)

同时,英特尔尚未完全巩固 Rao 小组在人工智能方面所做的努力。收购 Mobileye 之后,Rao 并未接手英特尔建立的新自动驾驶汽车小组,尽管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驶息息相关。

在前 AMD 公司图形负责人 Raja Kudori 的领导下,英特尔重启了构建高性能图形处理器的项目,但这项工作是独立于人工智能小组进行的。

尽管拥有高端图形处理器将会对英特尔所关注的高利润 PC 端游戏业务大有助益,但很明显他们可以构建自己的人工智能应用,英伟达也很清楚这一点。

Rao 谈到与 Kudori 小组的关系时表示,「在所有架构上,我的团队仍然为他们提供人工智能的观点。和过去一样,我与 Raja 将会亲密合作。」

显而易见的是,英特尔内部似乎围绕人工智能进行了大量实验,但目前英特尔正在同时进行的多种芯片设计仍然显得缺乏重心。最终也无非是 —— 一些设计会失败,少数设计获得成功。

技术分析员 Ryan Shrout 表示:「公司内部都会有这样的竞争。任何公司,不管大小,难以同时把控这么多部门。最终,英特尔还是只能专注于面向人工智能的芯片。」

「但是人工智能显然是高性能计算的未来,」Shrout 补充道,「一旦不能成为这个领域的重要角色,英特尔无法承担这样的损失。」

文章来源:https://ift.tt/2w9Rhon

]]> 原文: https://ift.tt/2HS7jIX
RSS Feed

机器知心

IFTTT

正面刚亚马逊,谷歌加码语音助手生态支持力度,给钱给人给资源

人工智能语音助手战役中,相较于亚马逊,谷歌一直没什么胜算,但是现在情况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

从今年年初到现在,谷歌一直在发力开拓其垂直行业内的伙伴关系,支持 Google Assistant 的智能硬件已经从 1500 个跃升至 5000 个。

就在本周,谷歌宣布要为其语音助手生态下的创业公司注资,包括为 Google Assistant 开发新技能以及针对 Google Assistant 设计新硬件的创业公司。

这还不够,谷歌要「搭上」员工和销售渠道来为这些公司提供指导及营销支持,同时,还会提前一步将其最新的工具和功能注入到它们的产品中。

Edwin 是位于湾区的一家公司,它建立了一个机器学习英语辅导系统,帮助非英语母语学生通过英语考试。Edwin 是最早与谷歌签署这一计划的创业公司之一。目前,用户可以通过 Facebook Messenger 获取 Edwin 课程,但该公司表示,将很快支持 Google Assistant。

「Google Assistant 会将一整套先进技术整合成一个稳定的平台,该平台非常适合于练习英语会话,」Edwin CEO Dmitry Stavisky 宣布获得谷歌投资时在 Medium 上写道,「将来,Edwin 的用户能使用 Google Assistant 来练习对话。Edwin 也会被广泛应用到智能手机和 Google Home 设备当中,将我们的教育技术带到全球数百万人身边。」

谷歌宣布注资时,各大科技巨头之间竞争正处于急剧升温之中,他们都急于寻找下一个大平台,因为智能手机的市场已趋于饱和,消费者也习惯了使用语音支持的人工智能助手。

Google Assistant、亚马逊的 Alexa、微软的 Cortana 以及苹果公司的 Siri 等彼此竞争激烈,都想成为用户在使用智能手机触摸屏、Windows 开始菜单或是客厅电视遥控时的唤醒词,他们都有潜力在厨房柜台、汽车仪表盘、腕表、电视机配套设备上等设备上与用户进行对话。

Google Assistant Investments 新任负责人 Ilya Gelfenbeyn 在宣布支持西雅图语音应用测试公司 Pulse Labs 时表示,「不论是对于消费者还是开发者,语音都是完全不同的一种媒介。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交互和访问人类生活信息的方式。」

根据行业新闻和分析公司 Voicebot 在今年三月发布的一份报告,到目前为止,在智能音箱的销售上,亚马逊的 Echo 雄踞榜首,占据了市场 71.9% 的份额,而谷歌仅占 18.4%。

但是仍有数亿用户能够通过安卓以及 iOS 设备使用 Google Assistant 和 Siri,通过运行 Windows 系统的机器使用 Cortana。究竟哪种设备在与智能语音助手交互中最受欢迎,目前还没有定论。

谷歌并不是唯一一家押注新计算平台的科技巨头。亚马逊此前宣布启动的 Alexa Fund,高达 1 亿美元的初始投资资金将会围绕语音技术领域。此外,微软上个月宣布,计划四年之内在物联网技术上投资 50 亿美元。

位于南加州的 GoMoment 同样赢得了谷歌的投资,GoMoment 开发出人工智能支持的酒店迎宾助理 Ivy,客人无需与人交流就能向 Ivy 询问一些基础的问题并做出服务请求。

并非所有的公司都生产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产品:位于旧金山的 Botsociety 公司则提供能够快速设计和测试语音交互界面和文本聊天机器人的工具,它同样获得了谷歌的投资。

Pulse Labs 也得到了资金支持,该实验室连接了语音服务提供商与付费测试人员。

]]> 原文: https://ift.tt/2rnMtGf
RSS Feed

机器知心

IFTTT

Stack Overflow如何实现快速分页;Kubernetes状态管理与扩展 - InfoQ每周精要535期

 中文站「每周精要」
感谢您订阅每周精要第 535 期,本期内容截止于2018-05-06。
技术新闻   TECH NEWS
Jakarta EE:云原生Java的新平台
在今年的JAX大会上,Eclipse基金会的执行董事Mike Milinkovich专门介绍了新的Eclipse治理模型和Jakarta EE路线图。
英特尔使用GPU来扫描恶意软件
英特尔发布了最新的线程检测技术,使用GPU扫描内存中的恶意软件。CPU因此可以退出该任务,并有助于减轻Spectre和Meltdown防御系统所带来的影响。
Eclipse Photon即将发布
Eclipse Photon是Eclipse项目的第十七个年度发布版本,将会在6月份发布,我们一直在关注每次预发布里程碑中新的和值得注意的特性。
AWS发布Secrets Manager,用于存储、分发和旋转秘钥
亚马逊宣布推出AWS Secrets Manager,用户可以使用API​​或AWS命令行界面(CLI)轻松存储和检索秘钥。
Visual Studio 15.7预览版4改进Git、C++支持
对于即将到来的Visual Studio 2017 15.7,微软已经发布了多个新的预览版本。
Android Things完成所有特性
Google发布了Andriod Things的最新预览版DP 8,为即将推出的稳定版提供了基本固定的API。
架构设计   ARCHITECTURE DESIGN
千万条数据,Stack Overflow是如何实现快速分页的?
Stack Overflow是如何实现快速分页的呢?缓存热门查询并在应用程序代码中实现分页?还是使用了什么数据库黑魔法?
爱奇艺广告平台的架构设计与演进之路
设计阶段要追求完美,实践阶段要考虑性价比,采用分阶段递进的方式演进到完美的架构。
微服务是传统企业电商解决方案的银弹吗?
微服务不是企业电商解决方案的银弹,通常只有采取更为务实严谨的演进路线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运维 & DevOps   OPERATIONS & DEVOPS
TiDB中的混沌实践
本文介绍了在 TiDB 中进行混沌测试的实践,包括一些测试工具和技巧。
Kubernetes状态管理与扩展
本文通过一个具体实例介Kubernetes扩展开发,分析了API Server的兼容性设计;基于部分源码介绍了Kubernetes API聚合层原理和实现;最后还分析了Kubernetes提供的工具链和客户端抽象 。
无服务器计算能够颠覆关系型数据库市场吗?
用于无状态应用程序的无服务器解决方案在下一代软件架构中将得到普及,这将给关系型数据库留有多少余地?
大前端   THE FRONT END
14行JavaScript教你使用WebAssembly
本文通过一个简单的示例来演示如何在页面上调用C++函数。
微服务下使用GraphQL构建BFF的实践
本文将结合项目实践,剖析在微服务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前后端分离的方式开发移动应用。我们将使用GraphQL构建BFF层,并分析这么做的好处。
前端每周清单:Node.js 10,npm 6提速17倍,如何设计大型JavaScript项目?
前端每周清单专注大前端领域内容,以对外文资料的搜集为主,帮助开发者了解一周前端热点;分为新闻热点、开发教程、工程实践、深度阅读、开源项目、巅峰人生等栏目。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35亿张图像!Facebook基于弱监督学习刷新ImageNet基准测试记录
究竟有多厉害呢?
微软提出程序图方法:从源代码中学习,揪出恼人的Bug
开发者希望代码按他们想要的方式去执行,而不是按他们写的去执行。
AI一周热闻:中国发布MobileFaceNet;AI研究员抗议限制访问自然期刊;谷歌创始人强调AI黑暗面
每天一点AI新知。
区块链   BLOCKCHAIN
万字长文剖析加密货币与多人在线网络游戏
加密货币对于极具创新敏感性的游戏产业来说,具备一切乘风破浪前行的先决条件。
Vitalik为以太坊"分片"技术发布部分概念验证方案
分片即将来临!
宝马、福特等四大汽车制造商建立区块链联盟
宝马、福特与通用汽车等全球各大汽车制造商建立区块链联盟。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博世与ZF,以及多家大型企业(埃森哲、IBM)与区块链行业集团也加入其中。
技术大会   CONFERENCE
ArchSummit:菜鸟下一代分布式体系架构的理念与演进
从业17年的阿里菜鸟程序员联合会首任主席黄浩,将带领大家全面回顾二十年来整个分布式系统架构的演进,以及分享菜鸟下一代分布式系统架构的设计规划,ArchSummit现9折报名,了解详情。
GMTC:基于Google Flutter的移动端跨平台应用实践
Flutter是Google开源的跨平台框架,是Google下一代操作系统Fuchsia的界面语言。通过自建绘制引擎,达到原生的绘制性能及很好的双端一致性,为跨平台统一编程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BCCon:区块链生态技术大会全面启动,聚焦区块链技术落地场景
BCCon2018全球区块链生态技术大会是由InfoQ主办的全球顶级技术盛会。目前,12位顾问团已确定,演讲内容陆续上线中,6折售票和筹备工作正在紧张进行,点击链接了解更多内容。
极客时间App   GEEK TIME APP
知道这些知识点,让技术和产品沟通更顺畅
技术人如何和产品人沟通更加顺畅,和产品共同成长,《硅谷产品实战36讲》这个专栏将揭下产品经理的神秘面纱,分享硅谷的产品经理的工作逻辑,让技术人更好的掌握与产品经理之间的双向沟通。
这些Java面试知识点,你都掌握了么?
《Java核心技术36讲》专栏上新!Java大牛作者从大厂面试考察的知识点和能力出发,精选出36道Java面试题,围绕"术"与"道",为你讲解Java面试的核心知识点。就算你暂时不需要准备面试,照样可以通过这个专栏,提升Java技能。
活动推荐   POPULAR EVENTS
如何用2个月的时间成为年薪百万的区块链工程师?
2018迅雷全球区块链应用大赛开启报名。本次大赛由大赛由迅雷集团与极客邦科技共同主办。大赛立足全国,放眼世界,设立百万奖金,致力于寻找国内外区块链领域具备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以及项目。
普通程序员如何零基础构建人工智能应用?
AI看起来高深学起来难,为此,AWS开设了免费的在线课堂,为期一个月,从工具使用、模型构建等维度提供案例,手把手教AI实践。8日起每周二14:00-15:30在线授课及互动答疑!推荐(想加薪的)去学习下。
【GMTC 深度培训】深入理解前后端分离理论与实
想更深入地学习热点技术吗?GMTC特设为期2天的技术深度培训,邀请业内资深专家围绕React Native、Node.js、前后端分离等热门前端技术,展开从入门到实践的落地分享。
【GTLC 深度培训】骨灰级程序员"左耳朵耗子" :技术团队管理痛点各个击破
GTLC特设为期2天的深度培训,邀请业内资深专家围绕技术影响力、热门技术洞察力、技术规划及选型策略、向上向下沟通、人才引进及防流失方案,展开深入浅出的实战经验分享。
InfoQ中文站每周日针对会员发送每周内容精要邮件,
别人转发给你的邮件?现在注册获取您自己的 InfoQ每周精要邮件吧
区块链前哨:掌握最前沿区块链资讯,深度分析区块链技术。从新手到精通,你只需要这一个专业助手。
区块链前哨微博:@区块链前哨
区块链前哨微信:blockchain-666

2018年5月4日星期五

Waymo无人车卷入严重事故,车身损毁严重,安全员受轻伤

夏乙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出品 | 公众号 QbitAI

无人车又撞了。

这一次,出事的是Waymo。

当地时间周五下午,也就是北京时间今天凌晨,美国亚利桑那州钱德勒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一辆本田小轿车和处于自动驾驶状态的Waymo测试车相撞,车上人员受了轻伤。

警方说,这是Waymo今年在他们那里第一次发生车祸。钱德勒和今年3月Uber发生致死车祸的坦佩,同属于凤凰城地区。

当地电视台ABC15 Arizona从现场发回了一些视频和图片,开头所说的"严重",从图像中就能看出来:

从现场照片来看,这起事故很严重,Waymo的Pacifica测试车左侧车门凹陷,左前轮已经歪了,周围车身甚至能看得出碎裂。

和基本没受伤的右侧对一下,更可以看出左侧变形有多严重。

和它相撞的本田小轿车,车头已经撞没了一小截,副驾车门受损玻璃碎裂,但前挡风玻璃还健在,后边的车身似乎也还完好。

去年11月,Waymo曾宣布要在钱德勒进行不设司机的完全无人驾驶路测,不过卷入事故的这辆测试车还是有安全员的。根据当地警察叙述,事故发生时,Waymo的车正处在自动驾驶状态,但是驾驶座上有人。这位安全员在车祸中受了轻伤。

事故发生在Chandler Village Drive和Chandler Boulevard的十字路口附近,大致在下面卫星图上红色圆圈标出的位置:

具体状况是这样的:一辆本田小轿车沿着Chandler Boulevard向东开,为了躲避一辆沿Los Feliz Drive向北开的车,转向开到了对面车道,也就是自东向西的车道上,撞上了正在向西行驶的Waymo测试车。

现在,发生事故的两辆车都已经被拖车带走。

事故发生时,Waymo测试车的行驶时速没有超出45迈上限。根据现场的初步证据,警方说这次事故不能怪Waymo。钱德勒警察局发言人Seth Tyler说,Waymo只是"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了错误的地点",安全员"没做错任何事"。

警方正在调查本田和它躲避的那辆车有没有闯红灯。另外,我们现在也还不知道Waymo的测试车在事故发生时做出了怎样的决策,采取了什么样的行动来避免这次事故。

要想更详细地还原当时情况,确定事故责任,还要等Waymo测试车上摄像头的录像放出,以及Waymo的事故分析。

虽说事故责任还不完全清楚,但这次事故发生的时间对Waymo非常不利。3月Uber无人车撞死行人和特斯拉Autopilot带着车主撞上隔离带之后,公众对自动驾驶的信任度已经跌入低谷。

特斯拉CEO马斯克就在前几天的电话会议上说,每当有负面报道出现,特斯拉Autopilot的使用率都会下降。这种会影响到Autopilot使用意愿的负面报道,主要当然是车祸。

Waymo是Google无人车团队独立出来的公司,他们的自动驾驶技术,可以说是整个行业的标杆。如果之后的详细调查结果显示它在这次事故中有任何不当的反应,无疑会更严重地摧毁公众对自动驾驶的信心。

截至量子位发稿,Waymo还没有向媒体发出声明。

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专栏:量子位 - 知乎专栏

诚挚招聘

量子位正在招募编辑/记者,工作地点在北京中关村。期待有才气、有热情的同学加入我们!相关细节,请在量子位公众号(QbitAI)对话界面,回复"招聘"两个字。

量子位 QbitAI · 头条号签约作者

վ'ᴗ' ի 追踪AI技术和产品新动态



via 量子位 - 知乎专栏 https://ift.tt/2HScGYE
RSS Feed

RSS5

IFTTT

Waymo无人车卷入严重事故,车身损毁严重,安全员受轻伤

夏乙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出品 | 公众号 QbitAI

无人车又撞了。

这一次,出事的是Waymo。

当地时间周五下午,也就是北京时间今天凌晨,美国亚利桑那州钱德勒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一辆本田小轿车和处于自动驾驶状态的Waymo测试车相撞,车上人员受了轻伤。

警方说,这是Waymo今年在他们那里第一次发生车祸。钱德勒和今年3月Uber发生致死车祸的坦佩,同属于凤凰城地区。

当地电视台ABC15 Arizona从现场发回了一些视频和图片,开头所说的"严重",从图像中就能看出来:

从现场照片来看,这起事故很严重,Waymo的Pacifica测试车左侧车门凹陷,左前轮已经歪了,周围车身甚至能看得出碎裂。

和基本没受伤的右侧对一下,更可以看出左侧变形有多严重。

和它相撞的本田小轿车,车头已经撞没了一小截,副驾车门受损玻璃碎裂,但前挡风玻璃还健在,后边的车身似乎也还完好。

去年11月,Waymo曾宣布要在钱德勒进行不设司机的完全无人驾驶路测,不过卷入事故的这辆测试车还是有安全员的。根据当地警察叙述,事故发生时,Waymo的车正处在自动驾驶状态,但是驾驶座上有人。这位安全员在车祸中受了轻伤。

事故发生在Chandler Village Drive和Chandler Boulevard的十字路口附近,大致在下面卫星图上红色圆圈标出的位置:

具体状况是这样的:一辆本田小轿车沿着Chandler Boulevard向东开,为了躲避一辆沿Los Feliz Drive向北开的车,转向开到了对面车道,也就是自东向西的车道上,撞上了正在向西行驶的Waymo测试车。

现在,发生事故的两辆车都已经被拖车带走。

事故发生时,Waymo测试车的行驶时速没有超出45迈上限。根据现场的初步证据,警方说这次事故不能怪Waymo。钱德勒警察局发言人Seth Tyler说,Waymo只是"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了错误的地点",安全员"没做错任何事"。

警方正在调查本田和它躲避的那辆车有没有闯红灯。另外,我们现在也还不知道Waymo的测试车在事故发生时做出了怎样的决策,采取了什么样的行动来避免这次事故。

要想更详细地还原当时情况,确定事故责任,还要等Waymo测试车上摄像头的录像放出,以及Waymo的事故分析。

虽说事故责任还不完全清楚,但这次事故发生的时间对Waymo非常不利。3月Uber无人车撞死行人和特斯拉Autopilot带着车主撞上隔离带之后,公众对自动驾驶的信任度已经跌入低谷。

特斯拉CEO马斯克就在前几天的电话会议上说,每当有负面报道出现,特斯拉Autopilot的使用率都会下降。这种会影响到Autopilot使用意愿的负面报道,主要当然是车祸。

Waymo是Google无人车团队独立出来的公司,他们的自动驾驶技术,可以说是整个行业的标杆。如果之后的详细调查结果显示它在这次事故中有任何不当的反应,无疑会更严重地摧毁公众对自动驾驶的信心。

截至量子位发稿,Waymo还没有向媒体发出声明。

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专栏:量子位 - 知乎专栏

诚挚招聘

量子位正在招募编辑/记者,工作地点在北京中关村。期待有才气、有热情的同学加入我们!相关细节,请在量子位公众号(QbitAI)对话界面,回复"招聘"两个字。

量子位 QbitAI · 头条号签约作者

վ'ᴗ' ի 追踪AI技术和产品新动态



via 量子位 - 知乎专栏 https://ift.tt/2HScGYE
RSS Feed

RSS5

IFTTT

LangChain 彻底重写:从开源副业到独角兽,一次“核心迁移”干到 12.5 亿估值 -InfoQ 每周精要No.899期

「每周精要」 NO. 899 2025/10/25 头条 HEADLINE LangChain 彻底重写:从开源副业到独角兽,一次"核心迁移"干到 12.5 亿估值 精选 SELECTED 1000 行代码手搓 OpenAI gpt-oss 推理引...